“你作为一名还算资深的化妆品成分党,说这句话合适吗?”
而且,还必须得得好好说说这事儿。实际上,我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。
化妆品成分党的出现,是对传统化妆品套路的反叛的结果。早年的时候,大部分化妆品可以说没什么高科技含量可言,也大概没有多少人关注其中的技术。品牌普遍的套路就是编故事、找明星、打广告、收钱。
早年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讽刺化妆品编故事,估计很多人看完后依样画葫芦,都能变成“文案高手”。
我大致感觉是从2014年开始,消费者逐渐厌倦了这种编故事的套路和那些虚幻的梦想,而是越来越多地要求厂家拿出真材实效:要跟我说清楚,配方里加了什么成分、多少浓度、起啥作用。这大概是成分党在国内最初的起源。不过几年,成分党便大行其道,甚至到了影响厂家决策的地步。
成分党评价化妆品的方法转而关注化妆品的成分本身,比如:使用了干什么成分,它是什么功能,有什么证据,以及添加了多高的浓度或含量,这确可算是一种进步。但实际上,化妆品的开发是一门学问,真正能精通并不容易。因此衍生出多种简化的方法,例如:鉴别成分含量的方法之一是成分表上的1%分界线;对不同的成分安全性和功效性评级等等。
品牌们显然意识到潮流的转变,因此也就开始应合,一方面在营销和策划中重点打造自家的明星成分;另一方面,不断拔高相应成分的含量数字。例如烟酰胺,从4%,到5%,到7%,再到甚至20%;又如维生素C,从5%,到10%,再到12.5%,甚至15%、20%,甚至连咖啡因这种管制精神药品的添加量都敢标到5%了。好象谁家数字低了,就是用量不扎实了、效果不好了。消费者也不明就里,以为数字越高越好。这种与其被称为成分党,不如说成分数字党更为合适。还有一种做法,是看什么成分流行,就加到配方里,最后配方中几十上百种成分,这个也有那个也有,很丰盛的样子,可以宣传“富含XX种精华成分”……其实,到底哪个有效,可能谁都说不清楚。
渐渐地,某些以单一成分为卖点并不断突破数字的品牌,被业内人士称为“原料贩子”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既是一种无奈,也是一个讽刺,因为化妆品配方不应该是这个样子。
曾有网友说自己去买高浓度的果酸使用,20%或30%甚至更高。用在脸上痛,但是还要坚持用,因为怕低浓度的没有什么效果。为了美,痛也忍了。这是典型地单纯受数字影响的消费者。
任一种护肤品活性成分,首先要考虑安全性和效果之间的平衡。一些高浓度的添加会带来刺激、灼伤甚至毁容。对于驻留型产品,果酸为何规定5%的上限,水杨酸为何是2%的上限?因为合适的浓度对皮肤的安全很重要。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类视黄醇等成分。
其次,浓度过高不一定带来更好的效果,成本上也不一定更合算。活性成分的浓度与效果之间可能存在剂量-效应依赖关系(也就是浓度越高效果越好的现象),但也可能不存在这种关系,或者只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存在这种关系。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:你饿的时候,每多吃一勺子饭都会更感神清气爽,吃着吃着你就饱了。然后,每多吃一勺子饭都不会再增加你的愉悦感。抽象一下,就是在你饱之前,食物量与愉快感之间存在剂量-效应依赖关系;到达饱点之后,这种关系就消失了,继续多吃,带来的是负作用。我们看既往的研究文献,烟酰胺的皮肤临床实验,使用的浓度也就2-4%,就可以达到改善皮肤的效果,而且刺激性比较低。加到20%是什么道理?真没什么道理,数字好看,你愿意买单,大概主要就是这个道理(欢迎打脸)。
第三,数字除了能直观地显示浓度之外,并不一定直接反映产品的效果与实质。这里面有大量的“花头”。举个简单的栗子:某种美白原料,有两种形式,一是10%的水溶液,一种是干粉。两个配方分别添加1%,但实质上,第二种是真的1%,使用水溶液的这个其实真实含量是0.1%。这是仅就数字而言,还有大量数字以外的东西,例如某种植物提取物,提取工艺可以是水提、醇提、醚提、超临界提、微波提……虽然是同一种植物的提取物,但提出来的东西的实质与效果可能天差地别。
成分表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一个产品,但远不是产品的全部。决定化妆品效果和性能的因素众多,成分处于最低层次。当然,最低层次并非不重要。问题在于很多人只看成分表上的名字——当然作为消费者,能直接看到的也确实只有成分表——在成分表之外,还有哪些东西呢?
向上一个层次,是成分之间的配伍性,且不说协同增效性了(这属于比较高阶了),最起码要保证成分之间相安无事,互相兼容。不仅要考虑活性成分之间的配伍性,更要考虑活性成分与基质之间的配伍性。再好的成分,如果在基质中都不能良好的溶解分散(除非它本来就是不溶解的固体,例如磨砂颗粒),加再多都没什么作用。例如下图中是芸香甙,加到这个体系中,就析出,形成针状结晶,可以肯定地说抹在皮肤上不会有什么作用。
图 芸香甙溶解于醚类后加入水中,析出形成针状结晶
在防晒产品也存在大量的例子,例如阿伏苯宗,单用它很容易光降解,使用2,6-萘二甲酸二乙基己酯而不是普通油脂作为溶剂,就可以保护阿伏苯宗不被降解;某些时候本来有A成分挺好的,只要加进去B成分,A成分的效果就大打折扣,或者出现副作用,或者不稳定(典型的例子是烟酰胺在酸性环境下会降解),有时候还会影响到防腐剂的效用。
向上两个层次,要考虑配方的生产工艺。什么成分在什么时候加,先混合哪几个,在什么温度加,甚至在什么搅拌速度下加,是否要真空加……等等。在这里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:现要配制一瓶4%的烟酰胺液,由于希望有舒缓抗敏效果,选择了其它成分如下:水、甘草酸二钾、精氨酸、透明质酸钠、甘油、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-6。如不考虑成本、时间和生产的容易程度,请问这几种原料添加的顺序怎样为宜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3天内点赞最多的童鞋,我将赠送一本签名版的《听肌肤的话2:问题肌肤护理全书》。
向上三个层次,要考虑产品经皮输送体系。例如,使用载脂颗粒、脂质体、包合、缓释体系、包囊或包埋、纳米乳、纳米颗粒、多层囊泡等,用于促进产品的稳定性、有效性,或者降低刺激性,或者提升吸收率等等。关于这方面,可以参考《药妆品》第三版第2章有关内容。
向上四个层次,也就是第五层次,要考虑产品的制剂甚至包装方式。对于烟酰胺、肌肽这类比较稳定的成分,用一个普通的中性水凝胶或液体都是合适的。那么对于维生素C又该如何处理呢?谷胱甘肽呢?特别是维生素C(而不是它的衍生物),整个化妆品业界都在寻求其保持稳定的方法。目前有使用无水配方的、多成分复合的、冗余添加等多种途径,但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憾。我也作过一些试验,很遗憾也没有找到答案。这很可能要通过制剂甚至包装方式的创新来解决问题。
图 影响化妆品性能的各类因素及层级
由上可见,一个护肤品的好坏取决于很多因素(如上所述的五个层次,成分只是最低层次)。谈成分、研究成分、宣传成分,并没有问题,成分要谈,但不能仅限于谈成分的种类和浓度,特别是不能唯成分数字论,把数字越堆越高,那最后大家都来抹原料好了,要配方师干什么?问题是,给你一些100%的维生素C原粉(也或者是其它原粉),抹在脸上并没有什么用啊!
成分党品牌的出现,某种程度上也是迫于市场压力(因为有成分党的顾客在),但也可能是在配方上的研究不够。解决这个问题、摆脱数字依赖,一方面可能仍然要回到那个老生常谈的词:研究创新,包括成分本身以及上述的4个高级层次,这样才能做出真正对皮肤发挥良好效果的配方(而非成分的堆砌物),也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。另一方面,应当加强临床测试和研究,有没有好的效果,让实际使用后的证据说话。
如果你是一位护肤品的用户而非从业人员,不要只是追求越来越高的数字,否则最后把配方师们都逼疯了,就没有人去给大家做配方了:)你想想,假如就是简单的堆砌一些数字,厂家也不会再注重研发,配方师也无须再研究试验什么,反正往上堆就是了,最后受损的还是消费者。
-
理性护肤运动发起人,同济大学医学院皮肤学博士生,创办中国第一个私人非盈利性皮肤学实验室,专注于美容皮肤学、皮肤和化妆品的关系研究。
-
著作:《素颜女神:听肌肤的话》、《享瘦之门》、《听肌肤的话2:问题肌肤护理全书》;
-
译作:《药妆品》(Cosmeceuticals)第3版、《美国皮肤学会痤疮治疗和护理指南(2016版)》;
-
第一作者论文发表于Experimental Dermatology、Journal of Cosmetic and Laser Therapy、Dermatology、《临床皮肤科杂志》、《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》、《中国美容医学》等。
-
-
《听肌肤的话》升级版来啦,15000份福利等你拿!
-
18种皮肤问题的实操解决方案带着10000份福利向你而来!
-
-
“只有植物,没有其他”的护肤诉求,竟被一家百年老店搞定?
-
几乎所有维生素、矿物质、其它营养补充剂无保健效果?吓死宝宝了!
-
-
-
-
-
-
-
-
-
-
-
-
-
-
面膜类产品的选择与使用专家共识发布,以后有据可膜了哈!
-
-
-
-
-
-
-
-
-
-